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

食材-黃豆

黃豆催芽
1.選用SB&B頂級高蛋白黃豆,蛋白質含量高達42%,且是高發芽率(85%以上)。
2.使用頂級高蛋白黃豆300g 一包,像洗米一般,反覆清洗2~3次,然後加水浸泡

4h~6h。
3.浸泡6h之後,黃豆已經開始有發芽的跡象^^。
4.將浸泡的水倒掉,平鋪在滴水盤中,上方以紗布或毛巾覆蓋,加入乾淨的水至黃豆

的1/3處,開始催芽,約3h~4h需換一次水,以免黃豆酸掉。
5.催芽6h~8h的萌芽情況,開始有小小的白芽開始冒出。
6.催芽一天(24h)萌芽情況,已經約有40%~50%的發芽率了^^。
7.催芽2天(36h~48h)萌芽情況,發芽率約85%左右^^。
接著就是開始打香、濃、純的好喝豆漿了^^。

為什麼黃豆要催芽??
種子在發芽的過程中,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,產生酵素,經過這樣的化學變化,原來儲存在種子裡面的蛋白質、澱粉和脂質,就會轉換成人體必需的維生素、礦物質與胺基酸等營養素,讓小腸更容易吸收。所以,豆類如果能催一下小白芽再吃,營養會更豐富。以黃豆為例:
1. 黃豆芽在發芽的過程,會產生大幅增加的維生素C
2. 黃豆芽所含的硝基磷酶,有助於改善癲癇,減少發作的次數,並減輕症狀。
3. 黃豆芽在發芽的過程,會產生大量的澱粉酶,具有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。
4. 黃豆芽的蛋白質利用率比黃豆高10%
5. 黃豆發芽後,紅蘿蔔素增加1-2倍;維生素B2增加2-4倍;葉酸成倍增加。
6. 黃豆發芽後,天門冬胺酸極劇增加,能減少體內乳酸堆積,消除疲勞。
7. 黃豆發芽後,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,能誘生干擾素,增加體內抗病毒、抗腫瘤

的能力
8. 黃豆催芽後,可降低黃豆的普林值

黃豆在發芽時,體內沉睡的酵素瞬間啟動,會進行生物合成,合成出發芽成長所需要的營養,所以原有的營養素會翻倍增加,也會合成出原本所沒有的新營養,此時大分子轉換成小分子,
蛋白質轉換為胺基酸,澱粉轉換為葡萄糖,此時是營養最高峰的時候!藉著種子生長發芽機制,此時讓人體來攝取可直接吸收,又可避免未發芽黃豆所會引起的脹氣!
通常營養最高峰是芽在0.3~ 0.5c m之間,在長下去,營養就會分散!
經催芽的豆子就像懷孕的婦人,充滿了能量酵素和重要氨基酸,澱粉也已轉化成葡萄糖(單醣),讓食用者在上腸道就已經迅速吸收,更易消化又不脹氣。據報導,日本人認為黃豆經發芽(約0.5cm)的發芽黃豆,擁有較易消化的營養效果,而採用發芽黃豆作為原料予以製取豆漿(豆奶Soy milk)豆腐等等黃豆產品供用。發芽豆漿仍保持其他黃豆原有成份物質(諸如,較完整的蛋白質、油脂及其不飽和脂肪酸、黃豆卵磷脂、植物固醇、異黃酮、皂素、礦物質等)的卓越功效,而利於健康。
得悉發芽黃豆的嘌呤含量比未發芽黃豆者,稍微偏低,但始未有大幅變化,可供參考。因其含量很低,對痛風患者影響不大,可安心食用。
黃豆被稱爲“豆中之王”,蛋白質含量很高,但其中含有一種胰蛋白酶抑制劑,不僅影響蛋白質的利用,吃後還會引起腹脹。黃豆發芽後,這些問題都可以被解決。黃豆芽的蛋白質利用率要比黃豆高10%左右,另外,發芽過程中由于酶的作用,更多的鈣、磷、鐵、鋅等礦物質元素被釋放出來。
研究證明,黃豆發芽後,胡蘿蔔素可增加1—2倍,維生素B2增加2—4倍,維生素B12是大豆的10倍,維生素E是大豆的2倍,尼克酸增加2倍多,葉酸成倍增加。此外,還有一種叫天門冬氨酸的物質急劇增加,所以人吃豆芽能減少體內乳酸堆積,消除疲勞。美國得克薩斯州防癌研究所專家曾指出,黃豆芽中的葉綠素能分解人體內的亞硝酸胺,進而起到預防直腸癌等多種消化道惡性腫瘤的作用。

喝豆漿的好處 作者﹕林旭 華家庭 醫師
豆漿是我國傳統美食,因其營養豐富,價位又不高是許多人早餐必喝的飲料。天天喝的豆漿到底含有那些營養素?對身體又有那些好處呢?
黃豆亦稱為大豆,係豆莢科一年生草本。早在數千年前,在中國最先栽培,將它作為食物並發現其營養價值而作為食品蛋白質的來源。豆漿是將大豆浸泡磨成後做成的飲料,所以豆漿中營養物質來源於大豆,大豆營養是非常豐富的,營養學家發現豆漿中含有大豆蛋白質、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、大豆卵磷脂(soy lecithin)、大豆異黃酮(soy isoflavones)、大豆皂素(soy saponins)、大豆纖維(soy fiber)、維生素和礦物質,鐵、鈣等物質。近年來學者研究豆漿對人體的影響包括血脂肪的調節、增加骨質密度、改善停經後婦女的更年期症狀及減低癌症的發生率,例如乳癌、前列腺癌等等。

中醫觀點:豆漿的好處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︰「豆漿利水下氣、製諸風熱、解諸毒」。也就是中醫認為豆漿有補虛潤燥、清熱下飲用清肺化痰、通腸利便等功效。
現代科學更證明,豆漿不僅含有容易消化的優質植物性蛋白質,而且還含有許多有益於人體健康作用的物質被稱為「綠色牛奶」,歐洲稱它為「植物性牛奶」。國家大豆行動領導小組有關人士更宣稱:豆漿是本世紀「餐桌上的明星」,是「心腦血管保健液」。

西醫觀點:豆漿的好處
1、豆漿可以降低血脂肪:日本專家Takatsuka等在一項隨機控制的試驗中,將研究對象隨機分成控制組和每天攝取400毫升豆漿的對照組,持續兩個月。研究結果顯示,攝取豆漿的受試者血漿中總膽固醇濃度明顯下降10.9mg/dl或5.3%。所以豆漿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血脂肪,避免動脈硬化達到降低腦血管、心血管慢性疾病的發生率。
2、豆漿含有較高的鐵質,對缺鐵性貧血患者鐵質補充很適合。
3、豆漿含有低聚糖膳食纖維,有利於腸道益生菌的生長改善腸道內環境,可使大便通暢,對於長期便秘患者是一種福音。
4、豆漿是屬於低血糖指數的飲品,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喝豆漿是正確的選擇。
5、豆漿中含有大豆皂(saponins)、異黃酮類(isoflavones)等物質具有防癌如乳腺癌、子宫癌、延緩衰老、抗氧化作用。異黃酮還具有類雌性激素作用,對於婦女更年期症候群有調節內分泌的作用。
6、豆漿不含膽固醇、不含乳糖較不會引起腹瀉。有些人選擇豆漿而不選擇牛奶的原因之一。
7、豆漿可明顯改善女性身體素質,光滑並滋潤皮膚的功能延緩皮膚衰老達到養顏美白的目的,愛美人士應常喝豆漿。

喝豆漿的七大禁忌
豆漿性平偏寒而滑利,平素胃寒,飲後有發悶、反胃、噯氣、吞酸的人,脾虛易腹瀉、腹脹的人以及夜間尿頻、遺精腎虧的人,均不宜飲用豆漿。
忌喝未煮熟的豆漿
很多人喜歡買生豆漿回家自己加熱,加熱時看到泡沫上湧就誤以為已經煮沸,其實這是豆漿的有機物質受熱膨脹形成氣泡造成的上冒現象,並非沸騰,是沒有熟的。
沒有熟的豆漿對人體是有害的。因為豆漿中含有兩種有毒物質,會導致蛋白質代謝障礙,並對胃腸道產生刺激,引起中毒症狀。預防豆漿中毒的辦法就是將豆漿在100℃ 的高溫下煮沸,就可安心飲用了。如果飲用豆漿後出現頭痛、呼吸受阻等症狀,應立即就醫,絕不能延誤時機,以防危及生命。
忌在豆漿裡打雞蛋
很多人喜歡在豆漿中打雞蛋,認為這樣更有營養,但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,這是因為,雞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,產生一種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,大大降低了人體對營養的吸收。
忌沖紅糖
豆漿中加紅糖喝起來味甜香,但紅糖裡的有機酸和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後,可產生變性沉澱物,大大破壞了營養成分。
忌裝保溫瓶
豆漿中有能除掉保溫瓶內水垢的物質,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,以豆漿作為養料,瓶內細菌會大量繁殖,經過3~4個小時就能使豆漿酸敗變質。
忌喝超量
一次喝豆漿過多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,出現腹脹、腹瀉等不適症狀。
忌空腹飲豆漿
豆漿裡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,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。飲豆漿的同時吃些麵包、糕點、饅頭等澱粉類食品,可使豆漿中蛋白質等在澱粉的作用下,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?解,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。
忌與藥物同飲
有些藥物會破壞豆漿裡的營養成分,如四環素、紅黴素等抗生素藥物。
特別提醒
  ★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不宜食用豆製品,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,或者引起胃腸脹氣。
  ★豆類中含有一定量低聚糖,可以引起嗝氣、腸鳴、腹脹等症狀,所以有胃潰瘍的朋友最好少吃。胃炎、腎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低蛋白飲食,而豆類及其製品富含蛋白質,其代謝產物會增加腎臟負擔,宜禁食。
  ★豆類中的草酸鹽可與腎中的鈣結合,易形成結石,會加重腎結石的症狀,所以腎結石患者也不宜食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